清明节无处可去,被小红书的高洋墓复刻(北齐历史博物馆)蛊惑,选了以为会人少的邯郸周边游。邯郸交通不算方便,路线是飞石家庄,集合后自驾到邯郸,再高铁回。
在车上听播客说河北是旅游大省,原因是省内人民很热爱互相串门,而且有那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宣传,京津冀大融合指日可待,一种不祥的预感袭来,很快在赵州桥得到验证。
从石家庄前往邯郸,会路过赵县,古代称为赵州,先秦就有历史记载,至今已经2500多年,著名的赵州桥就在这里。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拍照的人很多,拿着语文课本在拍照的小学生也有一些。重新读了一下这篇课文,没想到竟然这么短,只有几段,桥本身和小学课本中描写的一毛一样。(PS这篇课文最早1961年就出现在课本里了,50多年还在……)
安济桥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现存完好的大跨度单孔敞肩坦弧圆弧拱桥,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在建筑领域非常有意义,不过据说上世纪50年代的新修完全和历史上不同了,“修整采用新的压力灌浆工艺,改变了原桥的建造工艺”,“绝大部分旧石料被废弃,约87%的修缮石料是新购的”。梁思成在重修以前也来考察过,对于重修后的古桥评价是:“直至今天,我还是认为把一座古文物建筑修得焕然一新,犹如把一些周鼎汉规用擦铜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样,将严重损害到它的历史、艺术价值。……在赵州桥的重修中,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离赵州桥不远有另一处永通桥,据说也是建于隋唐时期,永通桥的规模比赵州桥小,但是雕刻的内容却看起来更丰富——桥墩、桥台等处还雕有麒麟、飞马、飞天等图案,更加精致。
赵县还有几座历史古建,也一并逛了去。陀罗尼经幢在维修,下面围起来,只能远远望一眼,经幢始建于北宋,幢身刻有陀罗尼经文,无法走进什么也看不清。
大观圣作之碑则是人为的围了起来,看了个寂寞,有的地方还是要早去,否则不管是破坏,还是保护,结果都是啥也看不到。
赵县的最后一站是柏林寺塔,是一座元代的八角七层的密檐式砖塔,看起来是砖仿木样式,细节繁复精美,有多长多的花卉、动物浮雕。